包头市市场监管局“智慧赋能流程再造”以数字化推动市场监管现代化

  • 来源: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时间: 2023-11-23 17:54

近年来,包头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改革引领、数据赋能、整体协同、安全可控”的基本原则,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支撑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市场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以“互联网+智慧监管”扎实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互联网+明厨亮灶”,提升餐饮服务监管效能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积极探索餐饮服务智慧监管模式,高标准打造包头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智慧监管平台。线下监管向线上监管的延伸,实现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多元化、透明化、阳光化、信息化,构建了“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一是实时智能监控。平台采取融合视频监控、AI图像识别、视频存储等技术手段,将餐饮关键环节加工制作全过程通过电脑显示终端、移动设备手机APP和小程序向社会公众展示。视频监控AI图像识别技术对不戴厨师帽、不戴口罩、抽烟、垃圾桶未盖、老鼠闯入、接打电话等进行检测并智能告警,实现了实时查看餐饮单位后厨信息和加工制作情况。二是多维高效监管。平台对入网企业证照信息、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等级、食品原料追溯管理、信包头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作为包头数字政府子项,被国家评为“数字政府”建设十五强优秀案例。截至目前,全市“互联网+明厨亮灶”息公开、培训教育等信息及合规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同时,对平台告警发现的和视频监控发现的严重食品安全隐患、多次违规经提醒拒不整改的餐饮服务单位,立即现场检查、依法进行查处、上传平台公示,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多维度管理。

包头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作为包头数字政府子项,被国家评为“数字政府”建设十五强优秀案例。截至目前,全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智慧监管平台商家7836家,接入视频设备12468台,入驻率为全市持证餐饮单位(含备案管理)的64%,入网企业总数在自治区名列第一。全市重点领域学校幼儿园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大型商圈餐饮服务单位已全部入驻,覆盖率达100%。

“互联网+电子处方”,提升药品监管和服务效能

聚焦“百姓购药难、企业售药难、市场监管难”等问题,秉承“有解思维”和“服务先于监管”的工作理念,深入调研,多方协调,以信息平台为支点,以电子处方为突破口,在自治区首创建立“互联网+电子处方”服务平台,三位一体满足群众、企业和监管需求。一是畅通处方渠道。通过“互联网+电子处方”服务平台推动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实现医院电子处方向药品零售企业流转。患者扫描“二维码”完成本地互联网医疗机构网络复诊,即可获得电子处方,解决了“药品零售企业无处方售药难”“老百姓无处方买药难”和“监管部门辨识虚假处方难”的“三难”问题。二是优化监管机制。平台可根据使用情况和处方开具情况,智能搭建“药店数据库”“监管药品库”“药师信息库”“处方数据库”等基础数据架构,以持续大数据更新,对处方药流通信息进行智慧监管,确保药品零售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同时,平台新增医保统筹功能,为参保群众享受医保待遇提供便利。构建了“百姓省心、企业自律、监管可及”的药品安全购销管新机制。

“互联网+电子处方”服务平台项目被列入包头市食品药品安全十大“示范引领”项目之一和2023年包头市20件民生实事之一。截至目前,包头市2061家药品零售企业已全部上线,上线使用率100%,开具电子处方101.79万张,通过“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打通了用药“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和智慧监管水平。

“互联网+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提升质量基础服务效能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意见》,积极落实“实验室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理念,以包头市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包检道”为载体,以重点园区工作站为切入点,深入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同创新。一是不断丰富业务承载功能。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服务要素基础上,建立6大板块20大类项目在内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涵盖缺陷消费品召回、强检计量器具管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质量惠民服务、公益培训、检验检测大数据查询等质量技术服务内容的质量基础设施线上服务平台。二是加快推进一体化工作模式。通过大力推广“互联网+NQI”工作模式,以“包检道”平台有效支撑质量基础设施各项工作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统筹管理。在重点园区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站,在内蒙古金属深加工园区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标准化窗口。构建“线上线下”协作联动的“一站式”技术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流程、全体系“一揽子”综合技术服务。三是精准对接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围绕包头市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两大旗帜型产业集群,线上开通稀土功能材料及光伏硅材料产业计量专栏、产业计量“绿色通道”。聚焦企业关键技术难题,共梳理关键参数测量项目技术需求56项,新建扩建计量测试能力55项、测量装备研制及方法技术9项、编制标准和技术规范18项。着力解决产业中“测不了、测不准”问题,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包检道”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督查激励,并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评为“服务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获批全国第八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目前,平台注册企业达到3168家,累计为各类企业和机构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服务3.9万项次,获评成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电子监管+阳光充装”,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能

以提升工业气瓶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为目标,在全国率先实现工业气瓶“电子监管+阳光充装”监管模式,统一追溯标准,强化信息互通共享,大力推进工业气瓶来源可查、流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是统一建档。通过二维码建立气瓶电子档案,在气瓶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安全检查、使用充装、报废注销等环节采集信息,实现全周期信息追溯。充装单位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气瓶建档、充装记录、派送等环节管理;检验机构自动同步更新检验信息,确保气瓶信息准确。二是全程追溯。监管部门通过电子档案建立气瓶安全大数据分析模型,找准气瓶制造、充装、检验、使用、报废等各环节风险点,从根本上降低事故风险,最大限度保障气瓶安全。监察机构和气瓶用户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查看气瓶在用状态、检验情况和充装信息,同时登录“包头市场监管”公众号“阳光充装”模块,实时查看录像和视频回放,锁定违法充装行为,实现对充装单位的实时动态监督。

目前,包头全市19.8万只工业气瓶实现信息化监管,工业气瓶充装单位全部实现阳光充装,实现了工业气瓶“线上+线下”实时动态综合监管。

区块链存证,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创新打造自治区首个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知识产权电子存证服务平台——“包证链”,通过宣传推广不断提升企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效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充分挖掘数据使用价值。一是探索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安全可信优势,将数据知识产权和原创设计以时间戳形式保存到链上进行存证,生成可信、可验、可追溯的司法互认的链上证据,用于证明在先创造、在先设计的权属,免费为市场主体提供数据知识产权、原创设计等全方位保护。二是加强电子证据互认。深化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协作配合,联合市委宣传部(版权局)、中级人民法院共同签署《加强包头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衔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实现电子证据互认,切实保障数据交易流通安全。

“包证链”平台是包头市在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创新探索和积极尝试。目前,通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入企行动,深入企业宣传推广“包证链”平台,针对全市50余家知识产权重点企业,组织开展数据知识普及和平台应用培训,已有备案企业4家,发放证书8张。

“鹿城溯源”,加强食品安全追溯管理

以食品领域索证索票为问题导向,创新开发“鹿城溯源”数字化信息系统并进行试点运行,实现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索证索票记录和溯源追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便捷化、规范化、数字化。一是务实便捷高效。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责任,受企业规模、人员素质、软硬件设备条件等客观限制,不同信息化系统之间难以打通,无法形成有效的溯源体系。“鹿城溯源”信息化系统通过票据信息化,整合了资金使用、进销货记录、款项往来等功能,对批发、零售商之间日常大量重复的进销货单据生成常用模板,极大地提高票据填开效率,节省了企业购置软硬件、年度使用和网络服务等费用,为广大经营者提供了一个信息互通互认、便捷高效的平台。二是夯实食安基础。食品溯源链条长、难度大,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责任追究难,证据链是关键点。“鹿城溯源”信息化系统针对商家之间货物流、资金流、票据流的碎片化、分散化等特点,解决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中存在的购进票据手工填写不规范、不完整、信息真实性难以验证、监管无基础数据、数据链难闭合等难题,为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批准,按照《包头市“鹿城溯源”信息系统应用工作方案》,系统搭建、前期培训、试点运行等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全面开展“鹿城溯源”信息化系统入驻、票据填开应用等推广应用工作。

相关文档:
附件下载: